2010-06-14

夜會阮玲玉

曾在電視上收看差利卓別靈的默片,但從未親身現場觀賞.

今天晚上,我在電影資料館欣賞阮玲玉的’神女’(電影及映後談),開場前本片的製片黎民偉(即電影之父)的小兒子黎錫到場作特別嘉賓為片子作註釋,他還坐在我旁邊 呢!黎民偉的女兒黎萱也有到場觀看.

為展現三十年代的面貌,特別作現場伴奏配樂及女聲伴唱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演者的精湛演奏為黑白片子加上不少色彩.

片子長約94分鐘,本以為會沉悶,也生怕自己會打盹,怎料整整的94分鐘自己都沒有郁動過, 被片子的裡的演員表情,神態,肢體動作,劇情,故事,場景所吸引.難怪阮玲玉是當年出色的演員,沒有顏色,沒有對白的世界,她的演技就是電影的靈魂和精髓,就算沒有字幕,我們也能透徹了解她所表達的意思及情感,令人動容.

1934年女性背負的沉重壓力,在2010年傳達到看者身上.全然沒有時空的斷層,怎不叫人訝異.

很感謝今天晚上的所有觀眾,94分鐘裏,我沒有聽到一聲談話聲,電話鈴聲,吃東西的聲音及離場的身影,這是對片子和其他觀眾的尊重!

好像坐時光機往三十年代走了一趟,大開眼界!

4 則留言:

新鮮人 說...

光影留情,
人生趣味,
古往今來都近似,
縱然只是六十多年,
也許是一千年前也好,
人的感情還是接近的!

阮玲玉的戲我還没有看見,
黑白默片的年代的戲,
不知自己看到感覺又會是如何!

macy 說...

新鮮人

嗯!這是很神奇的事,久遠的人和事,竟像擦身而過般接近,我們都曾存在過。

在youtube有一些阮玲玉的默片片段,但始終不及於密封的電影院內觀看的感受深刻。你有機會試試看哦!但必須選擇你感興趣的片子。

新鮮人 說...

我會試試的,
學生時代曾經看過經典的"一江春水血東流",
反映二三十年代嘅中國社會,
都很有價值一看,
不過我都唔太記得詳細內容了,
不同時候看也會有不同感受,
如果有機會我都想再看,
得著一定完全唔同!

macy 說...

新鮮人

對吖! 生於資訊發達的時代, 就有這種便捷, 可以較容易接觸年代久遠的多媒體資料. 不同年紀看, 必然感受不同.

忽然記起, 中學時代, 很喜歡一個人到沙田圖書館租借舊片子的錄映帶在圖書館的小黑房子內欣賞, 別有一番味道. 我在那裡看'城南舊事', '亂世佳人', '阿Q正傳'等. 我想, 現在要看這些片子, 在互聯網和電影資料館內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