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5

項羽

初中的中國歷史科科程,由史前開始,涵蓋夏,商,周,秦,春秋戰國,漢,三國,西晋,東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我一向不太用功,還被中史老師取笑我"名字叫阿may,考試考包尾",那天的課,我卻特別印象深刻,因為第一次聽到項羽這個名字時,心裡一陣騷動.老師說,他西楚霸王項羽是個剛愎自用,有勇無謀的人,賠掉自己的生命,也斷送成為一國之君的機會...雖然老師當天只是約略談及項羽(這不是重點課程嘛,連考試也不會考到的呢!),但這個名字卻叫我難以忘懷.

之後,我到圖書館找尋關於項羽的資料,正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史書都多寫劉邦,鮮寫項羽.記錄得較為詳盡的只有’史記’中的”項羽本紀”,但我都覺得資料寫得主觀,兼有偏頗!為什麼總是以項羽的失敗去襯托出劉邦的深謀,項羽始終是個在列強中的蓋世霸主,而且他具有亂世英雄的氣魄與特質,史料中卻只集中談論他對劉邦的婦人之仁,屠城的狂妄及未能唯才是用等缺點.

初中那年代未有互聯網,能找到的資料很缺乏.就算對他傾慕,也只好留於心中.是怪人嘛,人人在傾慕偶像的時候,自己卻喜歡了一個古人!曾經在書局,把”劉邦與項羽”寫項羽的部份看完,閱至項羽身死的那刻,我竟然異常悲慟,什至淚下.最後無法把這書買回家,因為太害怕.

舊年在台灣的誠品遇見”歷史爭議人物:項羽”(作者:趙強),這書原來1994年已出版,真是相逢恨晚.作者努力查閱了所能見到到記錄項羽的書籍,並以紀實的手法去詳細描述項羽的生平.我做好心理準備才開始閱讀,今天閱至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並且與項羽展開戰事的一刻,心裡又開始忐忑不安,是否該繼續閱讀下去?生怕看到他死的那一刻...放棄渡江,獨戰漢兵,於舊部呂馬童前自刎而死...

另一本關於項羽的書:《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

3 則留言:

新鮮人 說...

一個現代人"愛上"了一個古人,
這會是科幻小說還是愛情小說的題材呢?

司馬遷為漢史官,
雖有正直之名,
但亦走不出儒家"正名"之範疇,
如果不這樣說又怎能突顯劉漢政權的名正言順呢?

樂遊 說...

項羽我認識不多,但不認識他其實是中國歷史的損失和盲點。中國歷史同其他歷史一樣歌頌勝利者,可是沒有悲劇人物。項羽當然是敗於劉邦,也是敗於自己的缺點,卻又是英武蓋世。假如落到沙士比亞一類的文豪手中,想必成為李爾王、馬白克一類的悲劇英雄了。

用今日的眼光,項羽衰在要面、有點天真、欠實務經驗。劉邦入關中,被人勸勸就知道收集地圖、戶籍資料.....佢做過亭長,好歹都知道一點「公共行政」的要點,更重要的是真正知「民情」。項羽分贜,但不明白分贜不均的害處,劉邦對這一點就很明白。劉邦次次唔夠打,就閃,推仔女落車都係咁話。項羽卻是唔過烏江,走回戰場,用盡力量,戰至最後,甚至被人分屍,何其悲壯,但他的結局其實早在遇到劉邦這樣的對手就決定了.....中國人就是不欣賞「悲劇」,仲要話人去到江邊,說甚麼無面見父老,就自裁了(我細個聽的版本),唉!

你看那本《劉邦與項羽》可能是日本歷史小說作家司馬遼太郎的作品吧,我無睇過,但聽講好正。

macy 說...

新鮮人

如果有時光機,我第一個想去見的人,一定是項羽!

所謂的正史,根本是有偏差的,亦是按君主想看想留的歷史而寫,的確會與作者的地位,時代及背景有關,否則如卑鄙小人劉邦怎會寫成大仁大義的君主.

樂遊

項羽的出現只佔歷史洪流三數年,雖然遺留不少朗朗上口的歷史事件及成語,畢竟只是中國歷史裡的一小角色,而且是輸給大漢的開國君主劉邦,所以不被重視,兼只被視作大配角.

喜歡他的,會崇拜及敬佩他的大義懍然,霸主氣魄與視死如歸的英勇;討厭他的人,會認為他是殺人狂魔,愛挑爭端的暴力狂.

”他的結局其實早在遇到劉邦這樣的對手就決定了.....”
項羽遇到劉邦,其實很不幸,他們根本是兩個極端的人.

項羽的家族是世世代代的楚國將領,項羽的爺爺都係打輸仗,會自刎的人,寧死不降,所以項羽到最後都係行呢條路.如果佢會一個人走番江東,然後東山再起的話,他就不是項羽,而是劉邦.

劉邦曾經輸到得番自己一個人,都可以忍得住隻身著草,然後找機會投靠其他人.

劉邦在鴻門宴時是借尿遁,真的要脫褲扮柯尿先至走得甩,我諗以項羽份人,真係諗都無諗過,有人會咁無賴.

最後,明明是項羽信守盟約停火並各佔一地,卻遇著劉邦反口,項羽才落得戰死沙場的結局.

劉邦除了勝在有運,也是因為他市井,流氓,能屈能伸,賴皮,無恥,翻臉如翻書,連親人死活都不顧,扮好人,扮可憐.好明顯,呢啲就係混官場的條件.

”你看那本《劉邦與項羽》可能是日本歷史小說作家司馬遼太郎的作品吧,我無睇過,但聽講好正。”
是的,但寫得好像有點煽情.